在“零起点”、“等第制”的政策背景下,儿童到底应该筹备什么,进步什么?从长远来看,孩子参加强量课外补习真的对学业成绩有帮助吗?在昨天的媒体发布会上,儿童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副组长、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夏雪梅博士表示,从婴幼儿期开始的大量追踪实证研究都表明,坚持、自我控制、计划性、好奇心等非认知技能,都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要紧影响,孩子的非认知能力应该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。
非认知技能需要在早期教育中奠基
儿童学习基础素养项目是2014年上海教委委托给市教科院普教所牵头的重大项目,夏雪梅表示,依据课题组的研究,大众对学习的理解容易陷入两个误区:第一,容易将学习窄化为常识技能的学习;第二,容易将常识技能的学习窄化为常识的练习。这就会增加学生在常识技能的提前学习、机械练习上的负担,而忽略了真的要紧的学习水平。
在夏雪梅看来,世界各国关注的“素养”蕴含了新的水平观,即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进步。身心健康、社会责任、合作与交流、创造性与问题解决、自我管理等成为国际范围内一同关注的指向将来的核心素养。婴幼儿—学龄前期是这类素养萌芽、奠基的要紧时期。
夏雪梅讲解说,儿童的学习基础素养,包括认知、社会性与情绪、身心健康与动作技能、学习品质四大范围。“大量从儿童到成人期的实证研究都表明,坚持、自我控制、计划性、好奇心等非认知技能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要紧影响,非认知技能需要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进行奠基。”夏雪梅举例说,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教授所进行的棉花糖实验追踪研究表明,在入大学的SAT考试(学术能力评估测试)中,那些自控力更好的孩子,等待15分钟的孩子的平均成绩要比那些30秒之后就吃掉棉花糖的孩子的平均成绩高出210分!
与此相反,小学提前学习(课外补习)对初中学习具备巨大的反用途。清华大学张羽博士采集了1000多份北京初中的学生样本,依据9年的数据追踪,剖析小学课外补习对初中学业成绩的影响表明,孩子在小学阶段大量参加数学补习,虽然对初中入学起点成绩有肯定帮助,但对初中数学追踪性的长期成绩,有显著的反用途。孩子在小学阶段参加语文补习,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参加语文补习,伤害非常大,对初中语文起点成绩有显著的负影响。
2013年,市教委在黄浦、金山两区“零起点”调查显示:提前学习对儿童的记忆进步可能存在肯定的抑制现象。在拼音、数学、英语和识字上,提前学习的儿童记忆进步低于“零起点”儿童。提前学习对于儿童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兴趣也会产生较为消极的影响。
新评价指南突出兴趣和习惯维度
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提出意义何在?在夏雪梅看来,这将引导学校在以后的课程设置中,更为关注学生非认知技能的培养,在平时教学中、在师生的言语互动中引导儿童拥有这类品质。同时,本市教育部门也在积极寻求一种更为契合的评价方法。
“大家现在采取的是禁令式与建设性并举的减轻负担综合方法,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培育更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进步。”市教委副主任贾炜透露,与此相对应的,从本学期开始,上海将全方位推进等第制评价,评价改革具备综合多元多维的新特征。
“不止是关注常识技能,更要关注兴趣和习惯,特别是习惯背后反映的学习品质的培养,如延迟满足能力、动静结合能力、对负面情绪的控制、完成任务的坚韧性等。”贾炜表示,都说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磨刀要磨什么,不是盲目地把孩子推进培训机构一“补”了事,而是“磨”儿童的学习基础素养,如此父母的投入才会有价值。
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介绍,本学期开始推行的《小学低年段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》,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进行评价,重视学生在平时活动、作业、测验等方面的表现,而非在期末给一个分数作为总结;察看学生的学习兴趣、学习态度、学业成就等重点学习表现,而非只是完成人高考卷;突出兴趣、习惯的评价维度。
等第制评价使用模块化分项评价方法,它有哪些好处是班级同学之间困难产生直接角逐。记者注意到,在某些小学,语文科目中,阶段学业成就从听说读写,课堂表现从倾听、发言、参与游戏等分项进行评价。“引导学生关注哪一块是我的强项,哪一块是不足,找到每一个孩子的优势和潜能。”贾炜说。